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

名城早报名城文化 辽上京遗址:感受“文化交融”基因流传千年 山西老字号:守正创新擦亮“金字招牌” 全聚德——烈火之中炼美食 “千钧一发”误为“千斤一发”

第5版:名城文化 PDF原版PDF原版
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
声明
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7 月 11 日 星期五   05

山西老字号:守正创新擦亮“金字招牌”

本报讯(记者 张小海)走进太原南站“晋品名荟”老字号专柜,沁州黄小米的谷香与平遥推光漆器的光泽交相辉映;漫步清源水城历史文化街区,“中华老字号”的牌匾在青砖灰瓦间熠熠生辉。这些穿越时光的品牌,正成为山西文化自信的生动注脚。随着第四批“三晋老字号”名单公布,山西省级以上老字号阵营迎来新成员,百余家老字号企业在传承与变革中焕发新生。

政策筑基 构建保护传承体系

面对老字号发展的共性难题,山西构建起系统性支持框架。商务部门牵头建立老字号认定与保护机制,通过规范申报流程、严格品牌审核,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授予“三晋老字号”称号,4批认定工作累计纳入数10家品牌。在知识产权保护、历史技艺抢救等领域同步发力,推动形成“政府引导+企业主体+社会参与”的保护网络。

针对老字号普遍面临的传承断档风险,山西着力健全人才培养与技艺延续机制。支持老字号建立“非遗”工作室、校企合作实训基地,鼓励传承人收徒授艺,将口传心授的传统经验转化为标准化工艺教材。对广誉远定坤丹制作技艺、东湖老陈醋酿造工艺等国家级“非遗”项目开展数字化建档,为百年技艺留存“数字基因”。

场景焕新 拓展市场发展空间

为打破“养在深闺人未识”的困境,山西多维度搭建老字号展示平台。在高铁枢纽、机场航站楼设立“老字号名品店”,让旅客近距离感受三晋匠心;于太原食品街、清源水城等文旅地标打造老字号集聚区,形成“逛古城、品老号”的特色消费动线;建立省级老字号展示基地,集中呈现品牌历史脉络与创新成果。

老字号更借力“国潮”东风走向广阔舞台。组织企业组团亮相消博会、东盟博览会等国际展会,在“山西好物全国行”活动中展示推光漆器创新文创、老陈醋风味饮品等跨界产品。通过“线上直播+线下市集”融合模式,在“带老字号回家过年”等主题活动中,让年轻消费者体验“新中式”生活方式,推动老字号从“历史记忆”转向“当代潮流”。

守正创新 激活品牌内生动力

面对消费市场变革,山西老字号以技术赋能传统工艺。广誉远将中药古方融入现代制药体系,开发符合国际标准的浓缩丸剂;宁化府老陈醋引入智能温控发酵技术,在保留“非遗”风味基础上提升产能稳定性;部分布艺品牌融合数码印花与传统刺绣,推出国风家居系列。这种“老技艺+新技术”的融合,让百年品牌在保持底蕴的同时精准对接现代需求。

商业模式创新同样关键。“荣欣堂”太谷饼开设烘焙体验工坊,消费者可亲手制作“非遗”茶点;“冠云”平遥牛肉打造透明工厂参观走廊,以可视化生产强化品质信任。部分老字号企业通过联名设计、限量定制等方式,将文化符号转化为差异化竞争力,在电商平台创造销售新纪录。

向新而行 培育发展持久动能

着眼未来发展,山西持续优化老字号成长生态。金融领域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,破解老字号轻资产运营困境;人才政策向“非遗”传承人倾斜,完善技艺传承激励;质量标准体系强化“山西精品”认证,推动老字号与国际接轨。商务部门表示,将通过梯度培育机制,支持更多老字号企业提升品牌价值、拓展市场边界。

从晋商驼铃悠扬的古道,到高铁飞驰的交通动脉,山西老字号承载的文化基因始终未变。当定坤丹的药材清香飘向海外,当推光漆器的纹饰点亮现代家居,这些历经岁月洗礼的品牌正以创新之笔续写传奇。在守正与创新的平衡中,山西老字号的金字招牌,必将绽放愈加夺目的时代光彩。

编辑:超级管理员
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  缩小  默认